《牡丹亭》里杜丽娘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几许?”如今我想说:“不来扬州,怎知美食如许。”
去年10月31日,当入选“世界美食之都”的信息传回扬州,有多少人相拥而泣,又有多少人彻夜无眠。网络上曾经流行一句话:别说什么岁月静好,那是有人在负重前行。或许,会有人以为,作为淮扬菜之乡的扬州,获得“世界美食之都”之誉,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其实,你真的不知道,在这块牌牌的背后,究竟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流出多少辛勤的汗水。
如果说,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徐凝们,用诗词歌赋,为扬州印制了,一张张隽永的千古名片。那么这一次,我们捧回的,将是又一张耀眼的国际名片。到目前为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美食之都”,全球共有36个城市。扬州,成为继成都、顺德、澳门之后,中国第四个,荣膺此称号的城市。且有消息称,中国的席位,已超过目前既有总数的十分之一,今后也恐难再增,于是就愈加显得珍贵。可以想象,这些被命名的城市,都是全球美食爱好者,争相打卡之地。它引领了时尚,契合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呼应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由此而生的溢出效应,一时还真的不太好估算。
有人说,此誉的取得,是淮扬菜的发展过程中,一个世界级的里程碑。我更觉得,它是倒逼我们创新发展的一个新起点。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审视自身的不足。扪心自问,我们还有多少,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方方面面;还有多少,自己尚不能满意的点点滴滴。如此这般,相信每个扬州人,心里都有一杆秤。那么,对于我们来说,美食之都,不仅仅是一个既有的称号,更是一份久远的责任与担当。让每个生活在这里的扬州人,多一份自信与从容;让每个寻味而来的境内外朋友,多一份获得与满足,多一份流连与回望,应该成为大家的共同期许。
我们有历史的积淀,“东南第一佳味”的美誉,“市肆百品,夸视江表”的自信,不是凭空而至。我们有接续的传承,2001年,中国烹饪协会命名扬州为“淮扬菜之乡”;建国以后,国宴一直以淮扬菜为基础;近年来,我国举办的多个大型国际活动中,总能看到扬州厨师团队的身影。我们有前行的基础,扬州已经建成,从食品与烹饪专业的职业学校、专科、本科,到研究生、博士生,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蕴藉着深厚的发展潜力。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从现在开始,这块耀眼的金字招牌,一定会熠熠发光,闪亮如新。
扬州,地处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自古就是商家云集、文人荟萃。且不说位于运河口门的施桥船闸,去年的船舶通过量,达到3.46亿吨,成为当今世界所有的运河中,最为繁忙的河段;如今的扬州,又站在了京沪高速与沪陕高速,连淮扬镇铁路与宁启铁路及已开工的北沿江高铁,这些现代主流交通方式的交汇点上;扬州空港的客流量,逐年攀升;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同城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来扬州,尝美食,听美曲,赏美景,成美业,也一定会成为,越来越多境内外朋友心中的向往。
江河交汇的扬州,自古就是一座兼容并蓄,包容发展的城市。虽说两汉、隋唐的繁华,留在了典籍的字里行间;但穿行于明清古城的街边巷陌,不经意地抬眼,便可以看到那些,富含地域餐饮文化特色的街巷名称。比如,当你徜徉于皮市街,“羊肉巷、蒸笼巷、大芝麻巷、小芝麻巷、风箱巷……”便会一个接一个,跃入你的眼帘。想当年,那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省份的各种商人,在来扬置业经营的同时,也带来了多种民族风味、地方小吃,与淮扬餐饮汇聚碰撞,产生了许多绚烂的火花。
如今,我们来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长江经济带的横向拉开,让扬州美食,有了更多走出去的支点;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让运河餐饮文化,有了新的拓展空间。这次我们幸运摘牌,与其“一任群芳妒”,倒不如“化作春泥”,展宽胸襟,就像我们当年作为牵头城市,成功引领运河申遗一样,在长三角一体化、宁镇扬同城化的进程中,与其它以淮扬菜为主打的兄弟城市一起,并肩携手,共同开创淮扬美食崭新的未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并重。文化总是在不断发展,餐饮文化也是如此。它是美食生产者、美食生产对象、美食生产工具三者的结合与互动。随着生产者知识结构的提升,食材生长环境的变化,现代厨房工艺的升级,在丰富和完善传统菜品的基础上,引用新的技术,采用新的食材,不断推出新品,始终保持淮扬菜旺盛的生命力、超强的吸引力,是餐饮界为之奋斗的方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坚持兼收与并蓄的包容。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其中的餐饮文化,也是枝繁叶茂。再怎么说,淮扬菜也是其中的一个分支。需要学习借鉴其它菜系,乃至淮扬菜区域内,其它城市餐饮文化的优秀成果,不断提升自我。作为世界美食之都,还得有更广的视野,吸纳西方餐饮文化的精髓,不是“拿来主义”,而是“洋为中用”,让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爱好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淮扬美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坚持务实与借势的并行。任何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都通过不了,美食爱好者的口舌评判。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同样,金牌银牌,要的是消费者认可的品牌。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本分,才是根本。如何借助美食之都的金字招牌,乘势而上,做大做强,做实做久,既是一道全新的,也是一道永恒的课题。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有全市上下的共同参与。美食之都的荣耀,属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个人。目前市里正在进行“示范店”、“特色店”的评比,要我说,无论是星级饭店,还是街边餐馆,大家都是示范店、特色店。古城的街巷,是城市旅游的重要板块,扫街的游客,可不论街边的餐馆里,有没有挂牌,他们寻求的,是那份美食的体验。“吃住行游购娱”,本来就是一体的,市里的各行各业,也都责无旁贷。城市里的每个人,都是美食之都的主人,能为远道而来的朋友,做出一桌可口的饭菜;能在陪餐时追根溯源,讲出一段淮扬菜的掌故,都是在为她增光添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有所作为。美食之都,美美与共。谨作此文,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