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成立8年来,我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打分评级活动,动力与压力并存,收获与启示颇多。”8月3日,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院长黄博说,通过对照绩效考核标准,他对自身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发现了不足,确定了今后工作重点。
黄博说的打分评级,是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6月28日组织的对全市创新平台的绩效评价,这是威海市首次系统开展该项工作,也是在全省首次“试水”,力求最大限度释放创新平台活力。据了解,打分评级当天,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从专家咨询委员会中随机确定了评委,通过“网络答辩+实地考察”等形式,对4家创新平台进行了绩效考核评价,其中两家优秀、两家良好。
根据《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平台绩效评价办法》,年度评价结果为“良好”以上等次的,给予一定奖励扶持,结果为“不合格”的,予以退出创新体系,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此外,对于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威海市也改变以往算总账的方式,由产业技术研究院建立“月调度、季考核”机制,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切实让专项资金用到刀刃上,最大限度发挥好效果。
威海市之所以能迈出这“第一步”,得益于“1+4+N”创新体系的搭建。去年3月,威海市委、市政府成立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统筹全市创新平台建设的龙头载体,依托工信部电子信息综合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创新创业园、山东大学威海工业技术研究院、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4大平台,采用共建或加盟等方式引进培育N个特色平台,通过打造“1+4+N”创新体系,将全市创新平台串珠成链、握指成拳,构建引领产业提升的“核心引擎”。
“我们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对纳入‘4’和‘N’的平台进行绩效考核、动态管理,同时转变以往各平台间单打独斗的状态,建立起平台与平台、平台与企业、平台与部门之间协同机制,实现了整个创新体系的纵向贯通、横向联动、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汤占胜说。
对此,山东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白博有很大感触:“我们研究院刚刚成立,许多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在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协调下,我们向威海兄弟院所取经,省时省力。在不久前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组织的创新平台座谈会上,我们与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达成了初步协议,由他们帮助引进船舶技术方面专家。”
数据显示,目前威海市“1+4+N”创新体系的“N”平台总数已达12家,包括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现代海洋产业、水处理及膜技术3个市级创新创业共同体,以及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等9个特色平台,涉及全市6大重点产业集群,覆盖所有区市、开发区,呈现出强劲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