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根基在产业,发展产业关键靠项目。今年,株洲市聚焦产业项目主战场,继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株洲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毛腾飞要求,要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秩序全面恢复,抢时间、抢进度,全力以赴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系列报道《项目建设 百舸争流》,深入挖掘产业项目背后的株洲速度、株洲亮点和株洲经验,营造抓项目兴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浓厚氛围。
在株洲高新区天易科技城自主创业园,某电机(株洲)制造基地一期项目厂房拔地而起,装饰
装修扫尾工程正在进行。眼瞅着完全按照公司要求建设的厂房如期交付,建设方——株洲高科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言志成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谈及这个项目的招商落地,言志成最大的感受是艰辛,最深的体会是十年磨一剑,高新区汽车产业链集聚发展,虹吸效应初显。
2018年年底,在一次调研中,高新区主要领导偶然得知北汽集团配套商正着手布局一个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研制新基地。
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部件之一,被称为汽车的“心脏”。如果这个项目能落户株洲,将有效完善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推动产业蓬勃发展。而当时,已有几个城市闻风而动,“抢项目”进入白热化状态。
时间就是效率,凭借虎口夺食的勇气和闻鸡起舞的干劲,仅用3天,高新区与公司完成对接。高效的背后是有完整产业链做后盾。在对接过程中,对方了解到,株洲市已形成从研发设计到零部件生产、整车制造,再到市场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全市有220多家全链条汽车企业,41家规模以上汽车企业大部分集中在高新区,立马“一见钟情”。
一周后,高新区主要领导带队考察公司总部,很快公司董事长又回访了高新区。频频互动,让双方迅速“来电”。
株洲高科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言志成:“在这5个多月中,我们对接了20多次,每次对接都离签约近一步。”
去年5月,某绿能公司与株洲高新区签订入园协议和租赁合同。签约后,面临的首个难题是租赁厂房设计图纸的修改。天易科技城自主创业园所有厂房均按照标准化厂房设计、建设,而公司需按照自身生产要求量身定制厂房。修改设计图纸,意味着成本增加、工期延长。
株洲高科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言志成:“我们按照他们的要求更改了图纸,包括厂房的地面、吊顶,办公室的建设和装修都是完全按照他们的要求来做的,是量身定制的厂房,对方来看几次也很满意。”
图纸敲定后,项目在去年6月顺利开工建设,历时5个月完成封顶。本以为装饰装修、道路建设能按部就班,比对工程节点一步步完成。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计划。两个多月的停摆,让工期变得格外紧张。更令高新区忧虑的是,如果厂房无法如期交付,很有可能影响项目落地。
工期必须要抢回来,确保项目履约!凭借这股信念,相关职能部门开启了“暴走”模式:项目复工防疫物资不足,区工信局协调发放;工人摸排工作量大,园区、社区齐上阵;外地建筑工人返程难,项目建设方派专车前往河南、岳阳等地点对点接送;上游原材料生产企业未复工,材料面临断供,区发改局、高科发展公司反复与供应商沟通,优先采购库存物资,并争取到对方复工后第一批发货权。
株洲高科发展有限公司菲仕项目负责人熊学鹏:“每天都开调度会,我们是日报日结,再晚都要开。如果没有完成单天任务,哪怕加班到凌晨都要按节点施工。调度会我们是确定人、材、机的供应和现场的安排。”
功夫不负有心人,某电机(株洲)制造基地一期1.2万平方米租赁厂房项目将在本月底交付,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后,计划6月份投产。
项目二期将自建7万平方米的厂房,主要布局年产50万台套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和动力总成生产线,等地2022年全部达成后,产品类型将覆盖北汽新能源乘用车5到7个高端系列产品及其它商用车,年产值超过40亿元,为株洲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再添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