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地区地处我国对外开发开放的最前沿,是确保国土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重要屏障,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呼伦贝尔市边境“点多、线长、面广”,随着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各种矛盾纠纷和利益诉求交织叠加,边境防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难度持续加大。为提升驾驭复杂形势能力,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指示要求,在全市224个边境嘎查(村、社区)推行“党务联建、村务联谋、警务联抓”“三务融合”模式,做到党务引领村务和警务,警务为党务、村务保驾护航,发挥“三务融合”集成效能全力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源头治理和基层治理互促共赢。通过十余年的发展,“三务融合”模式已由最初的一村一警辐射带动全市78个固定(流动)警务室、警务工作站、值守卡点,231名民警村官和1117名护边员,联系3万余户、7万余名群众和1475名社区嘎查企事业单位党员,成为基层社会治理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实践的可行路径。
一是阵地同建聚合力。6个边境管理大队与驻地党委组织部、旗市党校深度协作,推进39名边境派出所主官进入乡镇(苏木、街道)领导班子,224个嘎查(村、社区)配备民警村官231人。推动警地双方以联创联建为平台,以支部联建、阵地共固、党员同育为主要抓手,将基层党务功能延伸至流动警务室和警务工作站,通过划分党小组47个,结成警地联创联建对子72个,常态化开展警地联谊、平安共建、枫桥共创等活动350余次,推动经验交流互学、行动结对互帮、业绩同步互评,形成警地支部一起建、组织生活一起过、群众工作一起做、民生大事一起办的良好格局。二是思想同固增定力。依托草原110警务室、警务工作站学习教育平台,牵头设立“边境流动党校”和“警地党员活动之家”,评选推出13个“流动党员活动室”和11所“牧区流动党校”,作为开展党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守边戍边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载体和阵地,筑牢党员队伍理想信念根基。截至目前,开展集中教育400余次,驻地企业社区嘎查1475名党员在边境流动党校和党员活动之家接受轮训,培养青壮年牧民入党积极分子174名,实现了警地党建及基层治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建立一名党员就是一名纠纷调解员,一个党员户带动形成十户文明互助组制度,以点带面深化辖区各类矛盾源头治理。三是制度同订生内力。联合驻地党委组织部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经费投入及综合保障,建立健全组织活动、集中培训、量化管理和表彰奖励等工作制度,采取“民警村官+党员群众”结对帮扶措施,帮助972名离退休老党员和非公经济体流动党员恢复了组织生活,形成了“流而不乱”的规范化、集约化管理体系。疫情期间多次组织警地携手抗疫,开展“北疆战疫党旗红”等活动。高质量打造了罕达盖“强边固防基地”、呼和哈达“扎根奉献基地”、室韦“卫国戍边基地”、恩和哈达“忠诚奉献基地”,连点成线形成北疆红色戍边文化长廊,成为警地共建共用共育重要依托,党群关系更加紧密,守边固防根基更加稳固。
一是模范创建“安民”。支队各级从整治边境治安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居住条件、培育文明村风入手,全面开展平安边境模范系列创建活动,实现了强边固防、枫桥联创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有效衔接。落实“一村一警”全覆盖,每名民警村官都是一名纠纷调解专家,带出一批调解能手,每名村委成员带动一批调解纠纷志愿者,每名志愿者形成定分止争片区,形成小纠纷形不成,大纠纷化无形的格局。基层组织在边境防控、维护治安、民族团结、边疆巩固中的堡垒作用明显增强。因创模成效突出,陈巴尔虎旗获评全国首届平安边境模范县市,7个苏木镇被评为平安边境模范乡镇,支队及两个大队获评全国全区民族团结示范单位。二是深化改革“便民”。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推动建立边境地区公共服务大厅并派员合署办公,建立7个边境管理服务大厅,出台支持回迁固防、提供优质服务等十五项举措,把边境派出所、警务室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的基础阵地,通过设置意见箱、公开举报电话,开通“文化快递车”“爱心书屋”24个,增设村务代办点7个,推出申领低保“一站式”、户籍项目变更“一条龙”、学生办证“绿色通道”等便民项目,为群众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财力,真正将服务延伸到“家门口”。三是集智凝力“富民”。深入理解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持续深化“千警进万家”大走访活动,创新走访方法、健全走访机制、丰富走访内容,各级累计走访群众50万户次110万余人次,组织警地联合开展“送科技进牧区”“送农资进牧户”“千名党员进万家”服务活动300余次,活动半径辐射17个苏木132个嘎查,为牧民群众致富增收搭建了服务平台。累计协调解决民生问题712件,建立弱势群体帮扶对子262人,关爱困难儿童62名,实现待业人员再就业166名,开发引进旅游畜牧等项目 8 个,牧民年均收入增长8%至20%,群众参与边境治理热情更加高涨。
一是聚焦“一体多元”,建强“指挥链”。立足国家政治安全边境维稳形势,推动建立了涵盖党政军警民、公检法司安33家成员单位的组织领导机构,定期召开市域治理、平安边境市旗苏木三级推进会,打造了“一体多元”的联防联控体系,构筑了辐射市县乡村四级的草原110指挥协调体系,立足市域纵深管控需要推进“三区五线四同步”建设,深化“十百千万”工程,先后协调推动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加强边境技防建设和系统平台打造,推进2000余万元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升级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及整体防控效能明显提升。二是聚焦“多方联动”,打造“平安网”。组织支队各级与其他管边部门协同联动,成立卡伦沁护边志愿者队伍,积极打造“蒙古包哨所”“赫力沁”“满疆红女子巡边队”等流动载体,广泛推广“三五户联防”“邻里守望”“临时跟群放牧”等工作法,最大限度地整合警力、调动民力、提升合力。改制以来支队共打掉走私偷渡团伙7个,查破案件8200余起,打击处理人员6900余人,收缴枪支237支、子弹2.2万余发,因实绩突出获评“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同时涌现出众多戍边卫士典型和图们、巴乙拉图、哈森格日乐等被自治区表彰的优秀护边员。三是聚焦“多维共治”,拓宽“辐射面”。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为契机,充分发挥边境管理机构根植一线优势,充当政府与群众间桥梁纽带作用,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实现维稳和维权的有机统一。创新“七分调纠法”(即“家事纠纷上门调,邻里纠纷社区调,行业纠纷专业调,涉众纠纷稳控调,矿企纠纷协商调,治安纠纷劝教调,权属纠纷联动调”),推动与司法、法庭、律师等各方资源共融共用,完善线上线下等多元机制,化解涉及民生、矿企、旅游、草场等纠纷3400余起,有效调动了区域内的一切资源,最大程度地挤压了各类矛盾的产生空间,实现了积小安为大安。
“三务融合”基层治理模式,既响应了中央“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